【新西兰留学生实录】采撷生活琐碎的贝壳(三)
三.在新西兰的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说到在海外读书,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关了。刚出机场的查护照的时候海关人员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越发让我糊涂,指手划脚了半天才明白是走错了通道。这时我才醒悟什么从小学开始学的英语,什么英语课代表,什么英语竞赛获奖,那都是浮云啊浮云,没有良好的听力和口语,在国外你就是哑巴,稍微复杂点的会话都无法掌握,连去商店买东西,在售货员寒暄了几句的情况下,我也尴尬的笑笑,结果变成了双方大眼瞪瞎小眼,只能红着脸拎着购物袋一溜烟地往外跑,那情形不像是去商店买东西,倒是像打劫完商店逃走。
想要英语进步的其中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当的高中读书了,于是我理所当然了进了家附近的一所高中,报名的时候我遇到了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考验::英语不是第一语言的人无一例外都要通过测试看英语能力。当时英语测试的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偌大的教室里面,满头白发的老头颤巍巍拿起一只钢笔问我:“This is ???" 当时我懵在那,看看老头,再看看笔,以为是在考西方的谜语或者谚语呢,急的满头汗,老头瞥了我如坐针毡的样子也急了,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呢,于是又问:”This is a pen or the pen?" 我听了这才恍然大悟,顿时哭笑不得,心想大爷啊我都高二了你怎么能这么侮辱我的英语啊……口语测试就这样磕磕绊绊地结束了,而接下来还有笔试和听力测试,我搜刮了肚子里可怜的词汇量也答不出题目的3/4,听力测试更是有如听天书一样,连蒙带猜够划选项,就这样云里雾里完成了英语能力测验。测验结束后我走出教室,说不沮丧那是假的。
这时候身后好心的女老师把我送出了教室,还一阵叽里呱啦告诉我怎么走回去。在经历听力口语笔试三重打击后昏昏沉沉的我,似懂非懂甚至不懂装懂微笑点头,直到走出很远还看到女教师挥着手带着一脸纯朴加欣慰的笑容大喊着:”Keep Straight, dear! See you next week!”,一股罪恶感从脚底升到大脑,因为此时此刻的我已经完全迷路,看着四周都是一模一样的挂着B1 A2 C3的教学楼,我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以至于开学一个星期后,我才能对照着地图每次在每次下课上课的间隙跌跌撞撞找到正确的教室。
新西兰的高中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选自己喜欢的科目,这对长期在国内忍受枯燥的数理化外加语文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真的是一项大大的福利。而学校的教学学风的宽松,更是与国内所崇尚的严谨截然不同。学生每天下午三点多钟就可以放学回家,作业量更是少得不能再少,但由于语言不通的压力,严重的科目不平衡,加上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我仍然花了整整半个多学期来适应整个环境的改变。
尤其记得,上学第一天,同班的一个来自埃及的小孩把粉笔丢到老师身上还不停哇哇叫。上学第二天,班上一个印度男生跟我一起放学回家,原本抱着练习英文的态度,结果一路上他浓厚的印度英语口音跟我唧唧呱呱了一路,大意是中国美国印度制造什么产品结果是印度的贡献最大,我无法反驳为自己的祖国加分,因为自己的卑微的英语口语能力,那天傍晚看着印度男生得意自豪的笑容,我“悲愤”之极。上学第三天,我看着拿到的数学作业上大大的勾股定理题目,想到这在初一早已学得滚瓜烂熟的定理还要在四年后重温,更不由得欲哭无泪。第四天,我望着化学课本上密密麻麻却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心感觉就被丢进了冰窖,拔凉拔凉的。
就这样,半个学期不到, 我开始逃学了。有时候我会躲在学校厕所里面忍受着臭气冲天的熏味也不想去那乱糟糟的课堂听课,有时候我又会提早偷偷溜回家告诉父母下午没有课,甚至会在上学期间自己坐着公车跑到家附近的海滩看风景,感谢奥克兰是个旅游城市,让我逃课的时候总是不需要愁地方。又有很多个晚上我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不敢跟父母倾诉,第二天试图用冰块缓解红肿的眼睛对着镜子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上课不能放弃。
好在不同于一些基本都是中国留学生的大学预科班, 新西兰当地的高中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除了主体学生都是洋人,还有很多来自其他不同国家的学生,而这样的多元化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口语锻炼环境。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强迫自己跟洋人学生交流,跟不同国家的同学交谈,我试图不让自己每天只躲在教室的一角沉默寡言,我也开始观看当地的电视节目和阅读当地的报纸,了解时下发生的事情,虽然这么一个弹簧之地连翻个车倒棵树都能上头版头条。
渐渐地,我学会了苦中作乐,上课听不懂时不再紧张兮兮手足无措,而是放松了心态观察老师的表情和口型,比如数学女老师的长相特别像美国著名动画Simpson里的人物,配上一副公鸭嗓,讲课的时候甚是有趣;会计的女老师是典型的欧美气质美女,姿态举止非常优雅,让会计课显得不再那么枯燥;经济的男老师来自南非,那严重的南非口音让班上的中国学生经历无数次听整整一小时天书的折磨;古典文学的老师是个年轻的女人,平易近人得吓人,有次竟然模仿古人的礼仪在我面前展现古代的磕头方式,连续三次,让我目瞪口呆。很快,我开始发现自己不再需要狂翻电子字典去做一道题,也不再需要磕磕巴巴思考半天才能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的意思,我开始喜欢与参与小组作业并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对各种科目越来越得心应手,哪怕是被称为中国学生杀手课的古典文学,我的作业也被老师作为全班的典范。更有趣的是,在中国所受到的牢固的基础教育也在数学科目中把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数学,这一门我在国内一向是拖分的课程,到了国外竟然咸鱼大翻身,一跃成为“领军科目”,每次看着试卷上大大的excellent,我都不由得深深感叹自己的弱项到了国外居然傲视群雄,着实让班上的洋人望洋兴叹,不由得控制不住在内心仰天长笑,以表喜悦之情。
可以说,在高中的生活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时不时逃学到认真学习,从没有朋友到三五成群,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一个初到国外上学的学生都会有我刚开始一样的不知所措,但只要你肯努力去融入周边的环境,假以时日,语言关,孤寂感都不再会是问题。
高中毕业前夕,学校里的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请父母参加毕业颁奖典礼,弄得很神秘地说我有特殊奖励。原本以为只是一些科目的奖项,没想到当天当台上的年级主任在报道全校第一的时候念出的是我的名字。在听到自己名字的一瞬间,我茫然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在看我,我颤巍巍站起来,往台上走去,我知道我的脚步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只是机械地往前走,这份奖项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当我站在台上对着台下傻笑,心里默念着千万别让我发表获奖感言千万别让我发表获奖感言,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学生,有洋人,印度人,毛利人,中国同胞,我的大脑是空白的,仿佛连旁边老师对我的介绍的声音都是从远方飘过来的,我只知道,在异国他乡,在这个中国学生是弱势群体的学校,外国学生没有做到的,我做到了,或许他们并不在意成绩,但那又怎么样呢,我付出了,努力了,然后得到了连自己都惊讶的成果。颁奖典礼结束后,我捧着自建校以来就有的奖杯,上面按照次序刻着历年来的全校第一的名字,而在最末我的大名清晰地呈现着,班主任Mr. MO 在我身边恭喜我问了句:“How do you feel now?” 我迷茫回了句:”我妈妈应该会很高兴”,这位年轻的刚毕业的老师夸张得瞪大了眼睛:“天哪,应该?!要是我得这个奖,我妈妈会高兴到疯掉!”我没有回答,因为我的大脑显然无法用英语组织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了。
其实,在海外读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或许我是幸运的,毕竟我有父母作为坚强的后盾,也会有人说我根本没遇到过挫折,无法懂得一个人孤身在国外的寂寞和无助,但我相信,只要肯努力,遇到挫折不自怨自艾,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