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国留学生,我在英国实习
将近一年前,连英国都没去过的我,突然要面临在大西洋彼岸这个岛国独自生活和实习两个月的决定。而我只用了一会儿就做出了决定:去。
事实是,我根本就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在身为美国商科留学生,低年级和商科意味着能成功找到暑期实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USC(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提供的这个国际实习项目则像一束救命稻草一样漂浮在眼前——而我决定抓住它。
于是我便站在了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4号航运楼了。
原本从希思罗到达我将要入住的地方能够搭乘地铁的Piccadilly Line一路直达。当天却凑巧Piccadilly的一段线路关闭。我需要拉着箱子背着背囊搭地铁转巴士再搭地铁到达目的地。舟車劳顿若干小时后我正式将这段旅程定性为出师不利。而接下来的两个月英国实习经历告诉我,这不仅不是“不利”,甚至连“略有不便”也算不上。大多数人称之为Tube的伦敦地铁经常会有部分线路封闭施工或维护。运气好的话就能够马上下车换乘其他地铁线路。若是像我一样——在高峰期的上班唯一一条地铁线路遇上有人跳轨自杀——就只有自认倒霉,换乘公交车,乖乖地上班迟到吧。不过其实地铁确确实实是全伦敦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了。况且在运行了150年后,线路需要更新维护也可以理解。
在英国实习时住的房间很令人满意,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摄氏十来度的气温对我这个去到哪里都不缺阳光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凉快了,所以似乎没有空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之后我差点在这房间里被蒸熟。在我到达的一个月后英国迎来了不知多少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气温都30摄氏度以上。而我的房间既无空调,也没有风扇,甚至还不通风。唯一的安慰是英国大部分的住房都没有安装空调,看着全英国的人都在为了这个抓狂,渐渐地也就没那么热了。一个星期后,气温终于降到30度以下。(有关英国的气候)
刚来到的几个星期里每到吃饭时间就分外头疼。英国人似乎很满足于每顿饭只吃一个三文治或一份沙拉。一开始我也跟风吃三文治。当吃到第三个后终于受不了了,于是转向最全球化的食品——麦当劳。这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渐渐就只好满大街找吃的,问同事有什么好吃的,上网找评价高的餐馆。最后终于找到了好吃的韩国餐馆,burrito小店和中餐外卖,生存了下来。说起来轻巧,在伦敦找到一般价格的餐馆却并不那么容易。在路边的快餐和三文治店和比较正式的收费比较高的餐馆之间基本只有酒吧(一些酒吧会提供正餐)。所以,在伦敦居住,如果找不到喜欢吃的小店,就只能锻炼一下忍受三文治的能力或赚钱能力了。
最后就是伦敦的物价了。就连已在美国留学两年的我,对英国的生活费用也不禁瞠目结舌。交通费是最为可观的支出。光是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就要5英镑。出游的火车费若然不提早两三个星期买票也是动辄上百镑(人民币上千元吧)。吃饭的话,要是尽量避开正式餐馆每顿大约需要4-5镑,并不算太贵。可是一旦决定要下一顿馆子,人均至少就得上10镑了。对我这个无薪实习的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好的选择。惦念着周末的旅行就只能平时省吃俭用一点了。总的来说,在英国实习这段时间的生活花销还是很大的。(查看英国留学的生活费用)
当然,这些缺点也仅仅是我这个在伦敦暂居两个月的人才能感受到的:在这里工作的人不会觉得伦敦物价如此之高;而短期旅行的人或许不会觉得天气炎热。大家能共同感受到的就是英国将近两千年的文化沉淀。古迹和高楼和谐地在城中糅合,融为一体。不来到这个国度,你是无法感受到这些行走在时光中的感觉的。英国,值得成为你旅行计划的一站。